1.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评价 四个基本问题: 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 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综合上述问题答案可确定评价结果。
2.持续改善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目的在于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改进包括下述活动:
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
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反馈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评审均能用于识别改进的机会。
3.统计技术的作用
应用统计技术可帮助组织了解变异,从而有助于组织解决问题并提高有效性和效率。这些技术也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可获得的数据进行决策;
在许多活动的状态和结果中,甚至是在明显的稳定条件下,均可观察到变异。这种变异可通过产品和过程可测量的特性观察到,并且在产品整个寿命周期(从市场调研到顾客服务和最终处置)的各个阶段,均可看到其存在;
统计技术有助于对这类变异进行测量、描述、分析、解释和建立模型,甚至在数据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也可实现。这种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对更好地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提供帮助。从而有助于解决,甚至防止由变异引起的问题,并促进持续改进。
4.质量目标:要求具有适宜性、充分性。
5.拉动式质量检查
6.管理评审的作用
将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讨对策和对好的措施进行宣扬。
7.内审的关注点
内审要捉住与质量直接相关(与部门质量职责直接挂勾)的实际问题和现场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审核评价。
8.ISO9000的精深之处
把各种方法融入到ISO9000中。
9.内审、外审问题点的性质届定
A.严重不符合项
存在使体系崩溃的可能;
使用安全性能对用户方面存在影响;
文件控制不符合随处可见;
公司在去年的外审中存在的问题再出现。
后果:体系整改,再审查。
B.轻微不符合项
偶然、人为、不经意错误。例:
文件漏签名审批;
仓库帐、物、卡的轻微偏差;
小量检测仪器存在无校验。
C.观察项
发现点:
10.审查目的:体系运行效果是否有效审查方式:抽样方式